
## 雨水節氣|中醫教五招化濕健脾 防身體寒濕積聚 附雨水保健食療
雨水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,標誌著春天的正式到來。這個時期,天氣開始回暖,但濕氣依然較重,容易導致身體寒濕積聚,引發多種健康問題。中醫認為,雨水節氣是健脾祛濕的重要時期,以下是五招化濕健脾的方法,附帶雨水節氣的保健食療。
一、 飲食調節
#
省酸增甘
春天飲食宜「省酸增甘」,減少食用酸澀食物,以免損傷脾胃。建議多吃健脾祛濕的食物,如五谷、紅豆、南瓜、山藥、薏米等[1][2]。
#
避免濕滯食物
應避免食用糯米、芋頭、啤酒、筍、酸辣食物等,以免加重濕滯[1][2]。
二、 運動調節
#
適量運動
做適量的輕鬆運動,能夠驅除寒濕,調動陽氣,保持脾升健運[3]。
三、 環境調節
#
保持乾爽
使用抽濕機和空氣清新機,保持環境乾爽,穩定濕度,改善空氣質素[1]。
四、 保暖與休息
#
適當保暖
注意保暖,選擇防風物料衣物,避免風寒侵襲[1]。
#
充足休息
保持充足的休息,增強抵抗力,保持心情開朗[1]。
五、 保健食療
#
薏仁紅豆湯
薏苡仁和紅豆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,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濕氣[2]。
– 材料:薏仁30克、紅豆30克、冰糖適量。
– 做法:將薏仁和紅豆浸泡2小時,加水煮沸後小火煮1小時,加入冰糖調味即可。
#
山藥南瓜蓮子粥
山藥健脾胃、益腎氣,南瓜補中益氣,蓮子補脾養胃[2]。
– 材料:新鮮山藥60克、南瓜60克、蓮子20克、糙米50克、紅棗3粒。
– 做法:山藥、南瓜去皮切塊,連同泡好的蓮子、糙米、紅棗加2升水,小火煮成粥,煮至米爛湯稠即可。
#
粟米淮山扁豆赤小豆湯
健脾益氣利濕,適合全家飲用[3]。
– 材料:新鮮粟米連鬚3支、鮮淮山1支、白扁豆10g、赤小豆10g、無花果5粒、陳皮一片、瘦肉300g。
– 做法:將材料放入六碗水中煲滾後,轉細火煲1.5小時即可。
結語
雨水節氣是春天的重要時期,通過飲食調節、運動調節、環境調節、保暖與休息,以及保健食療,能夠有效地化濕健脾,防止身體寒濕積聚,保持健康活力。
相关网站:
[1] topick.hket.com
[2] www.hk01.com
[3] www.healthyd.com
[4] www.hk01.com
[5] news.cctv.com